肺炎支原体、流感轮番爆发,多地混合感染!这些药千万别混吃,严重可致肝肾衰竭
来源:孟凡雨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12-13 15:52:29

伴随着立冬的到来,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进入高发季。除了支原体肺炎感染,还包括甲流、乙流、呼吸道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新冠病毒感染等。

近期,出现了混合感染的现象,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。在这种情况下,应该有哪些用药注意事项呢?

混合感染如何治疗?

有很多孩子感染支原体后又感染了病毒,甚至有的感染了3、4种病原体,一次感染并非只能感染一个病原体。

根据《指南》建议,混合感染依据所混合的病原类型,分为三个治疗方向。

1、抗细菌治疗

如肺炎支原体肺炎(MPP)合并肺炎链球菌(SP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SA)感染,并且耐药的可能性降低,可联合应用第2、3代头孢类抗菌药物。

2、抗病毒治疗

混合腺病毒感染时,可应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(IVIG)治疗。

合并流感时,可应用抗流感药物。如金刚烷胺、奥司他韦等。

混合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等感染,可对症治疗。

3、抗真菌治疗

合并肺念珠球菌感染时,首选氟康唑。

病情较重或氟康唑耐药者,可应用卡泊芬净、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(含脂质体)治疗。

肺曲霉感染,采用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(含脂质体)治疗。

在治疗过程中,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生命体征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同时,患者应多休息、多喝水,避免剧烈运动和进食刺激性食物。

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不可取

近期有部分患儿家长听从网络建议,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,这样的做法不可取。

目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不少,但从整体来看,病毒仍然是当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,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、鼻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人偏肺病毒等。

而阿奇霉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,也是不合理的。加之儿童年龄小,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,滥用药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应,阿奇霉素是处方药,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,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,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,包括剂量合适、疗程适宜、给药途径正确等。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,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,用药不能随意,要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无论是哪种呼吸系统疾病,都应该遵循以下几大用药总原则↓

1. 患儿没有出现症状的情况下无需用药。对于儿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以休息、多饮水、对症处理为主。居家过程中要避免滥用抗病毒药物、抗菌药物,在明确有支原体感染或由医务人员判断后,再使用相应抗菌药物。

2.针对相同症状或者具有相同成分的药品,只需使用一种药品,切勿重复或同时服用。

3.用药前,家长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切忌凭经验用药,必要时可咨询医师或药师。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时要注意看说明书、选好服用时间,通常建议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,但也有一些片剂、干混悬剂允许与食物同服。

4.有基础病的孩子用药前请咨询医生。在服药前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,有心脏疾病、服用免疫制剂的患儿需要慎用阿奇霉素。

5. 西药和中成药尽量不要同时服用,若同服,须间隔1小时以上。

6.不要盲目使用抗病毒药物(利巴韦林、奥司他韦等)和抗菌药物(阿莫西林、头孢菌素类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