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氧饱和度是什么?这几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
来源:李方丽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1-18 00:01:04

近日,“血氧饱和度”刷屏各大网站,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普通人,在还搞不懂这个医学专业术语的时候,购买血氧仪的抢购热潮已经掀开。那血氧饱和度究竟是什么意思?哪些人需要测?

什么是血氧饱和度

了解什么是血氧饱和度,就要先了解氧气是如何在我们身体运输发挥作用的。我们都知道人离不开氧气,氧气随着血液流动运输到全身发挥作用,但是氧气并不是直接融在血液里面的,它需要与血液中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结合,运输到全身发挥作用。

血氧饱和度是氧含量与氧容量的比值:

氧含量,指的是100毫升血液里面血红蛋白实际结合氧气的含量;

氧容量,指的是100毫升血液里面血红蛋白所能结合氧气的最大量。

血氧饱和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, 也是衡量血液携带输送氧气能力的重要参数。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会导致机体缺氧,出现气紧、呼吸急促、口唇发绀、头晕、心悸等情况,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及时发现机体缺氧状况。

hellorf_hi2237556979.jpg

感染新冠后为何要关注血氧饱和度

导致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肺功能。不管是肺通气功能还是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时,都会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。氧气是在肺部与血红蛋白进行结合的,如果肺功能出现问题,血红蛋白就不能顺利的与氧气结合,从而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,这一数值的体现就是血氧饱和度降低。

新冠病毒主要累及呼吸系统,其重症表现为严重的肺部感染,新冠病毒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,可复制并向下迁移,进入肺部的肺泡上皮细胞。其在肺部的快速复制可能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,发生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的出现,这是导致新冠感染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。【1】

因此,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是否累及肺部,以及出现重症的可能。

哪些人群需要额外关注血氧饱和度

一般来说,血氧饱和度正常值是95%-98%,当血氧饱和度下降到90%这个临界值时,身体就会进入到极度乏氧状态,人体中储备氧就会被迅速消耗光。因此,判断新冠患者是否为重症的重要依据就是身体是否处于低氧状态。

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(试行第十版)》中指出,对重症高危人群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,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等。同时指出静息状态下,吸空气时指血氧饱和度低于 93% 可以判断为重症新冠。

而重型/危重型的高危人群包括:

(1)大于65岁,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;

(2)有心脑血管疾病(含高血压)、慢性肺部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肝脏、肾脏疾病、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;

(3)免疫功能缺陷(如艾滋病患者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);

(4)肥胖(体质量指数 ≥ 30);

(5)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;

(6)重度吸烟者。

针对以上这些高危人群,建议居家配备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。

另外,如果不在上述高危人群之列,但是有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,体质虚弱,经常出现胸闷不适的人,也可考虑在家监测血氧饱和度。

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,健康之初,健康科普专业媒体!